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山道上的男人-《大刁民》


    第(2/3)页

    人就是这样,在繁忙的世事中越来越多地跟旁人打着交道,越来越多地将时间切割成碎片,也就越来越鲜有机会能静下心神来安静地独自思考一些问题。

    夜中的山谷是寂静而神秘的,依旧翠绿的松柏和入冬便脱了一身绿裳的枯树一道静候守着暖春的复苏。山中没有鸟鸣,没有兽吼,甚至连一丝风都没有,安静得如同一方真空的世界。

    他想着很多这段时间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些很快便有了答案,有些他觉得还需要与部里的骨干共同决策,但唯独有一件事,让他棱角分明的眉梢微微皱起。

    那个人,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他觉得很矛盾!说起来,曾经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觉得,那个人才是最有可能接班所有二部事务的最佳人选,哪怕到此时此刻,他也仍旧觉得,那个曾让东北边境的红毛鬼子瑟瑟抖的男子,那个曾经在东南亚大杀四方的男了,那个只要提到名字就会让敌国情报部门特工心惊胆寒的男子,比他更有资格也更有能力坐上如今这个位置。

    可是,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难道说,倾国之力都不能完成的艰难征程,他脱离了祖国强有力的支持着,就能凭一己之力完成了吗?

    这两年关于那个“新红门”组织的情报如雪片般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他的桌案上,起先只是在个别行动中碰到了这个组织的人手,一开始无法辨别是友还是敌,但在某些极端的情况下“新红门”的人数次出手相助后,他便开始留心这个神秘却不算复杂的组织——“新红门”只与圣教为敌,似乎这个突然崛起的民间组织生来就站在了圣教的对立面,用强悍的实力和不俗的表现证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关于“新红门”的情报越来越多后,某日他不经意地瞥见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子留起了及腰的长发,但数十年过去,那曾经无数次让他从梦中醒来的面容却不改当年的飘然脱俗。

    于是,他便猜到了,也许流传在京城某个圈子里的某个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当年那个名动京华的男子并不曾在北非那次孤立无援的行动中离世。

    相通这一点的他兴奋得整整一夜未眠,而后消失了二十余年的秦白虎归京,他更隐隐觉得,有些事情,可能是注定的,有些辉煌,注定了需要他们这些人来共同谱写。

    理着这些凌乱却并非没有逻辑的思绪时,他来到了山道上的第二个叉路口,不远处的停车坪上停着几辆车,他知道,昨日是王家为小家伙举办的二七,今天应该还有些扫尾的事情。想到这里,他深吸了口气,长长叹息了一声,这几年,他一直在观察那个孩子,没有人知道,从那孩子第一次被王小北带回王家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开始在关注着他。

    他与他的父亲是截然不同的性子,他身上没有王抗美当年的恣意纵横的气质,他也没有王抗美提刀便能七入七出敌方军营的实力,但这个明明是王家嫡子却不姓王的孩子,身上有着与父辈们截然不同的隐忍、耐心与睿智,无论是姑苏还是江宁,又或者是西湖和江州,无时无刻都会有人将他的作为第一时间汇总到他那里,所以在峨眉山,他给这孩子抛出第一根橄榄枝。他总是希望,如果抗美的儿子能接掌二部,这也算圆了自己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吧!

    可是,似乎有人不这么想。这让他再一次困惑不已,一个民间组织的力量,再如何纵横捭阖,能强得过这条正在崛起中的东方巨龙?对于那样的安排,他的内心深处是持反对意见的,持掌二部多年的他比谁都清楚,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组织能像二部这般整合如此繁复纷杂的力量——因为这是汉家文化特有的魅力,哪怕一个早已经入籍他国的华人,在汉家文化的召唤下,内心深处也总是会倾向于那个曾经培养和培育自己祖祖辈辈的国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