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这年四月-《大刁民》
第(2/3)页
小家伙连忙点头,虽然还是少不经事的稚童,但起码还知道跟手心挨板子比起来,小姑奶奶的罚抄书可要舒服多了,她可不止一次看到经常欺负她的几位叔叔被老祖宗用戒尺将手心打得肿胀如馒头一般。
她一脸期冀地看着澹台学君,却见小姑奶奶微笑摇头说道:“当下可不行,我自己都没弄清楚状况,不过等外头都安顿得差不多了,倒可以将你接出来住一阵子。就是咱们澹台家有不上公立学校的传统,否则你惹是乐意,倒应该去学校里跟同龄的孩子们多接触接触,德智体总是要全面发展才好嘛!”
小石榴期盼地看着她问道:“小姑奶奶,什么是公交学校?”
澹台学君轻轻抚摸着小家伙的浓密而柔顺的头发,说道:“就是有很多跟小石榴一样的孩子凑在一起,由不同的老校教授不同的知识,嗯,大体上也跟你在家里读书的情况差不多。只是在公立学校,一个老师要教几十个孩子。”
小石榴颇为诧异地问道:“一人教几十人?那……那公立学校的老师们岂不是比我们澹台家的长辈们还要厉害?”
澹台学君微笑不语,曾几何时,她自己也是如同小石榴这般认为的,只是华夏的教育体制虽历经数次变革,却始终未曾达到两位老祖宗所期盼的那般,于是才有了之后“澹台不入公学”的家训。
牵着小石榴的手,将小家伙送回到后宅的六代小辈住的卧室,一排上下高低小床一字排开,小床上不时传来午睡的小家伙们的梦呓声,澹台学君指了指那小石榴的上铺,小家伙捏手捏脚地悄悄爬了上去,自己宽衣而后钻入毛毯,临睡前不恋恋不舍地撑起身子,看了站在门口的小姑奶奶两眼。
直到小家伙呼吸均匀,澹台学君才轻轻掩门离开。这里是六代小辈们的集体卧室,两位老祖宗从北清和京大的校长位置上退下来后,便在澹台自家办起了私学,五代、六代的小辈几乎都是这般长大的,她虽说是四代丛孙女,但成长轨迹大体上也是如同五代子弟,公学那是一天都没有去过的,最后便如同自己的叔伯那般,成了澹台教育模式的成功案例之一。
当然,虽然如今算起来,还不如从澹台家走出去的叔伯们那般闻名,但在法律界,却早已经声名显赫。
与院中那些自幼陪伴着一起长大的海棠树擦肩而过,又在前院的荷池旁陪池中的老蛙晒了大半个钟头的太阳,最后穿过月门,穿过一片竹林,来到后宅最深入也是最为安静的一处小院落,小院落里两间瓦房,一处门堂写着“养德居”,另一处写着“戒骄堂”,分属两位澹台家两位老祖宗。
她看看天色,走到院中的井旁打水,而后在茶桌旁烧水,等水壶盖噗通跳响的时候,便听得两间瓦房内传来两位老爷子伸懒腰的声音。
首先出来的是大先生,看到在茶桌旁煮茶的丛孙女,大先生先是面色一喜,而后想到了什么,便又马上板起面孔,但还是嗅着茶香,负手悠悠地走了过来。
而后是小先生,看到兄长已经坐下,便快步走了过来,悠悠笑着说道:“学君煮茶,今天下午可有口福了!”
大先生瞪了胞弟一眼,不悦道:“有什么口福?没看到心思已经往外跑了吗?我就说王家那小后生不安好心,这回上他上门来,把咱们宝贝丛孙女都要勾走了!”
小先生也不恼,慢慢悠悠地接过澹台学君送上来的茶,轻抿一口,露出一脸格外享受的表情,回味许久,才缓缓说道:“养德养德,我看你这些年的养德居都白住了!都百多岁的人了,怎么就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