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三十四章 不谋而合-《大刁民》


    第(2/3)页

    李云道重重点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既然要入新红门,那便是要遵守规则的,这一点,我会跟薄家兄弟谈好。只是,往后那些涉黑的脏事儿,怕是……”

    白起微微一笑:“少主,你觉得什么样的事情是脏事儿?杀人?放火?若是杀的是间谍,烧的是匪寇之窝,又当如何?”

    李云道微微一笑:“不要忘了我如今是做什么的。有些事情不是不可以,但是在动手之前,我还是希望你们能知会我一声。”

    白起看着李云道,良久没有说话,而后点了点头,注视着李云道的双眼:“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少主赐教。”

    李云道微笑点头。

    “若是哪一日,二部的事情与新红门产生了冲突,少主当如何自处?”白起收敛了笑意,表情前所未有地认真。

    李云道站起身,走到那包厢另一侧的墙边,抬头看着那墙上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的一副字前,轻声念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后而乐。白起,你知道我为什么会答应秦老接下二部的这些事情?”

    白起端着茶杯,靠在唇边,微笑不语,片刻后才道:“因为这是当年先生本该继承的事情,如今也算是父债子偿?”

    李云道却摇了摇头:“这只能算是一个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就像这句话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爷爷去世前,他一直在实践着这句话,秦老去世前,卧床不起也要人日日让部中文件读给他听,再做出相应的批示。其实对于权力这些事情,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早就已经如同过眼云烟了。可是,为什么爷爷要硬生生地续命半命,秦老病入膏肓也还勤耕不缀?爷爷去世的时候,我大体上还是不太明白,直到自己一路从江宁到西湖再到江北而后到鹿城,我才明白他们是放不下身后的华夏百姓。白起,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民族的归属感和国家的归属感,这种感情如今之于我,是相当强烈的,我热爱这个古老的国家,热爱这个民族,热爱这片曾经千疮百孔的土地上生活着的百姓,我答应接下二部的这摊子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热爱。我不要做范文正那样千史留名的名人,我只想默默地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点什么,就像我家老头,他默默地在跟圣教做着斗争,是为了全人类的利益。抱歉,我暂时还没有老头那样的觉悟,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不会骗你,若是二部和新红门发生了利益冲突,我既不会偏袒二部,也不会向着新红门,我判断问题的基准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我身后十四亿百姓和华夏民族的利益,谁对这个国家和民族长远有利,那么我李云道就会坚定地站在哪一方!或许旁人听了,会觉得我是在唱高调,但是白起你应该知道,我李云道向来只是一个做事情的人,有些事情做了,但也不愿意去多说。今天你问了这个问题,我才会如此长篇大论地说上一番。”

    白起微微叹息,而后却一抹微笑浮现在脸上:“很多年前,先生接下新红门开始改造时,当时门时的一位长老就曾问过先生同样的问题,你知道先生答案是怎样的吗?”

    李云道想了想,脑中浮现那在山城一面之缘的青衣中年男子的形象,而后微微摇头道:“猜不出。”

    白起笑道:“当时我就伺候在先生身边,先生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自立门户的初衷是为了反圣教,但我反圣教的起因是因为它在侵蚀和祸害着我们的国家和百姓,所以你若问我在这两者间如何处之,就好像在问一个中国人家庭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接下来我会定下一条门规,若是哪日与民族或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我新红门自当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当先!我如今终于明白,为什么先生说能接下新红门这些事情的,唯独只有云道。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与先生的想法,几乎是不谋而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