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松的人生理想就是摆烂,可今天那小兵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让朱松对自己的理想第一次怀疑,是不是自己穿越过来其实是带着一些使命来的? 如果自己穿越过来,结果还只能是继续摆烂,然后对整个大明的未来毫无改变,那最后扬州十日这样的悲剧还是会再次上演。 “自己到底要不要摆烂呢?真是一个让人艰难的选择。” …… 那名俘虏连夜离开了北军军营之后,又连夜进了南军军营,找到了李景隆之后,将朱松的亲笔书信交给了李景隆。 李景隆接到朱松的书信,非常的激动,在他看来既然朱松愿意给自己回信,那么这事就完成了一半,他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打开了信,看到了上面朱松对自己说的话之后,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想不到想不到,燕王居然会因为粮食不足,而把所有的粮食全部放在北平城,军营之内居然没有多少的粮食,这就意味着每日支撑北军的军粮都是要一趟一趟的从北平城运过来,运到军营再吃到各个士兵的肚子里面。” “说来这都是和燕王平时带兵的风格和习惯,他就像是半个元人一样,在草原上元人都会带足一日的口粮以此来保证军队的供应,他们往往不会带很多的粮草,因为这样不利于他们施展他们的优势,无敌的机动性。” “朱棣驻守北平多年,也懂得以己之长攻敌之短,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在关内他还采用这样的办法,那看他是必输无疑,这不是给了我一个大好的可乘之机?” “你是大功一件,我与韩王已经约定好了,只要我们抓住燕王,回京之日就是你拜将封侯之时,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本国公喝一杯酒啊!” 那小兵光是幻想未来败将封侯的美好日子,就已经乐得鼻涕泡都快出来了,听了这话之后他赶紧朝着曹国公李景隆跪下。 “能为朝廷出一份力能为国公爷和韩王殿下出一份力,是小人的荣幸!若小人真的拜将封侯了,之后请国公爷爷拭目以待,小人一定会为国公爷大摆一场宴席!以此来谢谢国公爷的知遇之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