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来朱松的儿子都已经四岁了,人家现在不光能走能跳,能说话,而且爹爹、娘娘、姨娘叫的可亲了。 朱松心情很复杂的,回到了王府,自打自己上一次离开之后,这王府就一直空了下来,留了几个下人每天打扫倒还算干净,只是有些冷清。 今晚整个应天城禁严,有燕军的士兵接管整座应天城,百姓们不得上街肆意走动。如今城被破了的消息,想必已经随着快马北上八百里加急送到北平,等到媳妇儿孩子接了消息,自然而然也就该到了。 四年一晃而过,大儿子都已经四岁了,赵妃的肚子依旧没个动静,朱松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他作为一个受过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人,认为孩子多少并没有什么所谓,少生优生才能幸福一生,可谁让自己现在有了两个老婆,小老婆没孩子肯定心里不舒服。 听说四嫂在北平给找了一些名医给赵妃看了看,可无论怎么看都是查不出任何的毛病,总不能是朱松的毛病吧,人家儿子都那么大了。 之前王妃给自己的信里也说赵妃现在有些郁郁寡欢,整日闷闷不乐。 如今也只能等赵妃到了之后,让太医院里面的太医来给看看了,说来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赵妃这一辈子真的没有自己的孩子的话,朱松也就对她多关心一些就是了,这是朱松唯一能做到的。 一夜无话。 第二天奉天殿前,经过一天晚上的斗争之后,朝廷内有一大半的官员都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跪在地上请求燕王登基。 按照规矩得三请三辞,这才是第一请,官员们请了燕王自然是要反驳。 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官员们又再请了一次,燕王还是不同意并叫官员们在建文皇帝的子嗣之中挑选一位登基。 这个时候那些不同意朱棣登基的官员,以方孝孺为首的还都在牢里面关着呢,怎么可能有人会跳出来支持燕王的这个想法,于是这个第二请又没动静了。 到了第三请的时候,官员们找到了朱松,让朱松带领着官员们一起上书奏折,请求燕王登基。 第(2/3)页